废气处理设备,污水处理工艺

活性污泥膨胀的定义

2023/10/18 11:03:05

污泥膨胀是活性污泥法系统常见的一种异常现象,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,活性污泥质量变轻、膨大、沉降性能恶化,SW值不断升高,不能在二沉池内进行正常的泥水分离,二沉池的污泥面不断上升,最终导致污泥流失,使曝气池中的MISS浓度过度降低,从而破坏正常工艺运行的污泥,这种现象称为污泥膨胀。污泥膨胀时,SW值异常升高,有时可达400以上。


污泥膨胀总体上可以分为丝状菌膨胀和非丝状菌膨胀两大类。丝状菌膨胀是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而导致的污泥膨胀,非丝状菌膨胀是指菌胶团细菌本身生理活动异常、粘性物质大量产生导致的污泥膨胀。


发生污泥膨胀后,二沉池出水的SS将会大幅度增加,直至超过国家排放标准。如果不立即采取控制措施,污泥持续流失会使曝气池内的微生物数量锐减,不能满足分解有机污染物的正常需要,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性能下降,甚至崩溃。如果恢复,需要从培养、驯化活性污泥重新开始。


污泥膨胀可通过检测曝气混合液的SVI、沉降速度和生物相镜检来判断和预测,而通过观察二沉池出水悬浮物和泥面的上升变化是最直观的方法。对于市政污水处理厂,SVI值在100左右,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最好,SVI超过150时,就预示着有可能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。在沉降试验时,如果发现区域沉降速度低于0.6m/h,也预示着有可能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。生物相镜检时发现丝状菌的丰度逐渐增大,到++级时,预示着有可能发生污泥膨胀,到+++级时,说明污泥已经处于膨胀状态。

内容声明:信息来源于网络分享,仅供学习,版权归文章来源方,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有问题请联系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