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性污泥异常性状如何分析及诊断?
在活性污泥系统中,污泥的重要性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,学会通过污泥的异常来判断系统的运行状况,是一线污水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!
1、污水处理运行状态的观察
1、二沉池观察污泥状态: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、上清液透明程度,有无漂泥,漂泥粒大小等。上清液清澈透明-----运行正常,污泥状态良好;上清液混浊-----负荷高,污泥对有机物氧化、分解不彻底;泥面上升-----污泥膨胀,污泥沉降性差;污泥成层上浮-----污泥中毒;大块污泥上浮-----沉淀池局部厌氧,导致污泥腐败;细小污泥漂浮-----水温过高、C/N不适、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。2、曝气池观察:曝气池全面积内应为均匀细气泡翻腾,污泥负荷适当。运行正常时,泡沫量少,泡沫外呈新鲜乳白色泡沫。曝气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,表明液面下有曝气管或气孔堵塞;液面翻腾不均匀,说明有死角;污泥负荷高,水质差,泡沫多;泡沫呈白色,且数量多,说明水中洗涤剂多;泡沫呈茶色、灰色说明泥龄长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,应增加排泥;泡沫呈其它颜色,水中有染料类物质或发色物污染;负荷过高,有机物分解不完全,气泡较粘,不易破碎。3、污泥观察:生化处理中除要求污泥有很强的“活性“,除具有很强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外,还要求有良好沉降凝聚性能,使水经二沉池后彻底进行“泥”(污泥)“水”(出水)分离。(1)污泥沉降性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,体积少,沉降性好,城市污水厂SV30常在15-30%之间。污泥沉降性能与絮粒直径大小有关,直径大沉降性好,反之亦然。污泥沉降性还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有关,数量多沉降性差,数量少沉降性好。(2)污泥沉降性能还与其它几个指标有关,它们是污泥体积指数(SVI),混合液悬浮物浓度(MLSS)、混合液挥发性悬浮浓度(MLVSS)、出水悬浮物(ESS)等。(3)测定水质指标来指导运行:BOD/COD之值是衡量生化性重要指标,BOD/COD≥0.25表示可生化性好,BOD/COD≤0.1表示生化性差。进出水BOD/COD变化不大,BOD也高,表示系统运行不正常;反之,出水的BOD/COD比进水BOD/COD下降快,说明运行正常。出水悬浮物(ESS)高,ESS≥30mg/l时则表示污泥沉降性不好,应找原因纠正,ESS≤30mg/l则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良好。
2、污泥系统性状异常及其诊断
| | |
| | |
| 曝气池DO值低,有机物厌氧放出H2S,与Fe2+作用生成FeS | |
|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进水PH值过低,曝气池PH≤6,丝状霉菌大量生长 | |
| 沉淀池局部集泥厌氧,产生CH4、CO2,附于泥粒之上浮,出水氨氮常常较高 | |
二沉池泥面升高,初期出水清澈,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滥 | SV>30%,SVI>200ml/g,污泥中丝状占优势,污泥膨胀 | 投加液氯、次氯酸钠、提高PH值等化学方法杀死丝状细菌;投加颗粒碳、粘土等,提高DO;间隙进水 |
| | |
| 微型动物死亡,污泥解絮,出水水质恶化,COD、BOD上升;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值异常 | 停止进水,排泥后投加营养,可引进生活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|
| 污泥缺乏营养而瘦小;进水中氨氮浓度过高,C/N不合适;池温过高,搅拌过高使絮粒破碎 | 投加营养物质或引进高BOD污水,使F/M>0.1,停开一个曝气池 |
| | |
| | |
污泥未成熟,絮粒瘦小;出水浑浊,水质差;游动性差小型鞭毛虫多 | 水质成分及浓度变化过大;污水中营养物质不平衡或不足,污水中含毒物或pH值异常 | |
| | |
| | |
| | |
| | |
| | |
| 厌氧处理中负荷过高,有机酸积累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,氨氮硝化 | |
| 二沉淀池表面一层污泥,污泥中毒;污泥膨胀 排泥不足,MLSS过高 | |
| 负荷过低污泥凝聚性差,污泥解絮污泥中毒有机物分解不完全 | |
| | |
| | |
| | |
| | |
| | |
| | |

碧水蓝天环保平台立足废水废气处理的环保领域,16年深耕工业废水处理,拥有200个工业环保项目的实操经验;采用PTO(采购+技术+运维)三网服务模式。
专家库为您提供废水处理、废气处理、设备运维领域的实战专家,科学成果,技术咨询,设备运维,这里有您想了解的废水废气处理的全方位百科信息。
服务官网:www.bishuilantian.com
技术咨询热线:010-65861787
设备运维热线:18516975349